

2025年9月24日,“方寸须弥——邮说佛教中国化”邮票展在径山万寿禅寺庄严开幕。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相关领导、及各界嘉宾齐聚径山,共同见证这一融合佛教文化与邮政艺术的文化盛事。
下午3时,开幕式在径山万寿禅寺潮音堂举行。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主任鲍秀英,杭州市民宗局二级巡视员周晓明,原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金坤,杭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月真法师,余杭区委统战部一级调研员郑妙元,余杭区集邮协会会长蒋凤祥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由径山万寿禅寺方丈戒兴法师主持。



戒兴法师在欢迎辞中表示,方寸虽小,能纳须弥;邮花虽轻,可载千古。本次展览以邮票为媒,展现佛教与中国文化深度融合的千年历程,既是对历史的回溯,也是对佛教中国化当代实践的生动诠释。



余杭区集邮协会会长蒋凤祥指出,邮票虽微,却可映大千。此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溯源与心灵的礼敬。


佛教邮票收藏家杨嘉仪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多年来收集佛教主题邮票的心得。他表示,每一枚邮票都是历史的切片、艺术的凝华,方寸之间不仅再现了佛教建筑、造像与壁画之美,更见证了佛教与中国文化交融的深远脉络。


浙江大学“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保护利用研究中心主任陈野教授也从艺术、收藏与学术角度,肯定了邮票作为文明信使在传播佛教文化中的独特价值。


杭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月真法师表示,本次展览以邮票为桥梁,生动展现了佛教与中华文化相融共生的历史画卷,是径山推动佛教中国化当代实践的又一重要举措,也体现了杭州佛教界坚守文化本位、与时俱进的使命担当。


余杭区委统战部一级调研员郑妙元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径山近年来持续推动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此次邮票展是禅宗文化与邮政艺术深度融合的典范,展现了余杭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探索与时代担当。



随后,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鲍秀英宣布本次邮票展正式开幕。
一纸藏大千,方寸见真如。 径山以邮票为舟,载千年法脉;以文化为桥,连古今薪传。此次展览不仅是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呈现,更是中华文明兼容并蓄、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展览序言
佛光东渐,华风化育。自汉魏以来,佛教渐融中土,与华夏文明交汇共成,终成“佛教中国化”之恢弘历程。其间义理与艺术、信仰与生活相互滋养,既涵泳于哲思,亦显象于尘世,成就一段文明交流互鉴的的史诗。
方寸纳须弥,邮票虽微,却可映大千。本次展览以“邮说佛教中国化”为缘起,藉由一枚枚精谨之作,展现佛教自传入以来,如何与中国传统思想、艺术形式乃至社会风俗深度交融,逐步形成具有中华气派之佛教文化。从“名山祖庭”可见名山道场与自然、人文浑然一体;于“宝相融辉”得睹造像、绘画、建筑融贯中西、承古开新;在“佛门龙象”中,则感知历代大德高僧以智慧与慈悲推动佛法本土化、时代化的非凡实践。
径山禅寺筹办此展,不仅为回溯历史,更是以此为契机,展呈佛教中国化在新时代的延续与生机。寺以禅风闻世,亦以禅茶传心,自古便是佛教中国化与中外文化交流之重镇。如今更以邮票为媒,承传统而接当下,使佛法真义与时代精神相契相应,正是佛教中国化当代实践的生动写照。
愿观者徜徉方寸间,感受千年法脉的深远流长,体会佛艺交融的大美无言,更见证中国佛教始终与时俱进、慈悲济世的根本精神。斯展虽微,可窥片楮而现大千;愿般若之光,藉此小小邮花,照临人心,永续薪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