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佛教书画艺术交流基地承办的中国佛教协会“2024年第一期和第二期传统文化艺术研修班”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和中国佛学院成功举办。
此次艺术研修班由现场教学、临习创作和研学三个部分组成,教师队伍涵盖了中国书法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省金石学会等高校和文化艺术机构的学者专家,课程内容涉及敦煌佛经临摹、魏碑临摹、草书临摹创作、《泰山经石峪》解读临摹、榜书创作概要略讲、宋元高僧行书临摹创作及唐楷临摹创作等。
课程教学













课堂临创














活动集锦
参观“摩崖刻经精品拓片展”
在研修班举办期间,还组织学员参观了“摩崖刻经精品拓片展”。此展览展示了山东境内的北朝摩崖刻经部分精品拓片,均由得道高僧僧安道壹主持。刊刻包括邹城的铁山大集经、岗山入楞伽经、葛山维摩诘经、峄山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等。摩崖石刻,是指利用天然壁刻文记事的石刻。摩崖石刻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一种石刻形式,远在商周以前已有之。北朝佛教常将人文景观融入自然景观之中,“摩岩刻经”承袭了汉、魏刻石昭示儒学的做法。




赴泰山经石峪、泰安普照寺、泰山碧霞祠等地研学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作为摩崖刻经的重要代表,见证了佛经与书法、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性融合和创造性发展,是重要的宗教文化遗产,也是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